近期,山西省运城市的农村已经进入夏收季节,摄影师一行人来到中条山区芮城县大王乡的山村采风,我们没有看到象从前一样繁忙的夏收景象,在小山村村口见到的是水泥路上奔跑的农用三轮车,摩托车和电动车,现代化的交通工具让小山村以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了我们的镜头里。 大家站在村口的高坡上欣赏四周的景色,从山坡下走来一群农村大妈,一边走着一边说笑,布鞋头巾的打扮让人感觉到了浓浓的乡愁,忽然她们的身后露出了一张男人的笑脸,让人有点诧异,这样一群人的出现仿佛回到了上个世纪集体经济生产队的时代。 当地影友老师几句家乡口音的问好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我们跟随着她们走进了一户农家,这里是跟在大妈们身后的这位李大叔的家,他说当地农村早已产业调整,山地里种小麦的很少了,为了提高经济收入,农民们大多种植上了果树,花椒一类的经济作物,现在正是给苹果套袋子的农忙时候,他家的这群女人就是请来帮忙的,以前麦收景象是看不到了。 给李大叔家帮忙套果袋的共有5位大妈,都是大叔家的亲戚和乡友,现在是回家吃早饭的时间,大叔的老伴给她们做好了饭菜,用一个木制“方盘”端上了4样菜,用“方盘”端出4样菜在当地农村一般都是款待亲朋很正式的接待规格,如此认真足可见主人对客人的尊重程度。大妈们也很自然,自己动手把饭菜摆上了桌子,就和在自己家里一样随便。 5位大妈在房间了开始吃饭,李大叔才在院子洗手洗脸,整理个人卫生,这个时间段我们简单的聊了起来,大叔今年65岁,和老伴生有1儿1女都早已成家,现在生活在城里,家里的10多亩山地就留给了老两口,大叔在地里种植了7亩苹果树,每年要套6万多袋子,夫妻二人忙不过来,孩子还有自己的工作放不下手,请帮工是必须的事情。 小山村大约有口人,目前年轻人都在外打工,村子里平常也就是三四十口人的样子,大多都是老人和妇女,为了集中力量套袋,村民都会自由组合互相帮忙,李大叔家今天的帮工请的便是亲友,要用3天的时间才能帮他家套完果袋,然后他也要去给亲友帮忙,互相帮忙自然不会付任何工钱,这样大家都可以互相节省一笔开支。 影友在大叔家的桌子上发现了一个“五好文明家庭”的奖牌和“果王争霸赛二等奖”的奖杯,这是大叔家的荣誉。听帮工大妈们说李大叔夫妻两个孝敬父母,和睦邻里,婆媳关系很融洽,家庭和谐,在村子里很有口碑,所以政府给他家颁发了奖牌。大叔种植苹果树30多年,是当地有名的苹果专家,他家的苹果年年被客商包销,去年代表县里参加运城市果王争霸比赛,拿了个二等奖。 李大叔夫妻善良厚道,帮工大妈们在吃饭的过程中,他们没有急于吃饭,一边做着家务一边和我们聊天,看到帮工大妈们吃的饭菜过半,李大叔的老伴又跑进去给大家加菜送馒头添汤,大妈们吃的差不多了,她才和大叔坐在院子里的小桌上吃着剩下的饭菜。大叔说帮工大妈不付工钱,就要让大家吃好,这是农村人以前夏收季节的老规矩,在谁家都一样。 大叔的一番话让我们想起了家乡夏收的情景,集体经济时代麦收季就是大锅饭,整个一个村子里的人都在一起吃大锅,场面大非常热闹就像一个大家庭,后来责任制土地承包下放后,麦收季节大家便会三五家自由结合,互相帮忙收小麦,吃饭还是在一起,这样利于大家节省时间,抢收小麦。 说起现在的生活,大叔两口子笑容满面,他们说现在社会好,当农民只要你有头脑,能吃困耐劳,收入不比城里差,现在孩子们都已成了家,不需要他们在负担了,老两口每年有苹果的收入,还有农村老人老年金,每年收入都花不了甚至还要给儿女补贴,孩子孝顺,家庭和睦,他们身体健康,精神愉快,日子过得美着呢。 老两口虽然吃的晚,但是吃的很快,大叔说这都是农村人家的规矩,好吃的要送给客人,还要比客人吃的晚,还要吃的快,为的就是招呼好客人,老辈人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好家风,家家都是如此。 话题回到了大叔获得“果王”荣誉称号上,他憨厚的笑了笑说,咱就是个普通农民,不过是种植苹果年代长,积累的经验多,加上中条山区地理环境特殊,昼夜温差大,山区农民都坚持使用农家肥,所以生产出来的苹果,糖度大,着色美,品质好,评上二等奖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说“果王”实在不敢当! 吃过早饭已经是中午11点多钟了,大叔带着5个帮工大妈又要下地了。村头的岔路口不停有机动三轮车来往经过,小山村的夏收虽然看不到麦收,但是依旧繁忙,农民们依旧延续着自己的辛苦劳作,农村的生活依旧这样按照自己的节奏过着。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42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