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9/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www.bdfzkyy.com/
△又南过皮氏县西。皮氏县,王莽之延平也。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迳皮氏,方届龙门也。皮氏县故城,县址在今山西河津市阳村乡太阳村东南,太阳村原村口牌坊上书“古皮氏城”四个大字。注文“(皮氏)故城在龙门东南,不得延迳皮氏,方届龙门也”是郦道元对经文出现错误的校勘,指出(皮氏)故城在龙门的下游,不可能先经过(皮氏)故城再经龙门;也间接反衬了郦氏之严谨。△又南出龙门口,汾水从东来注之。昔者,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谓斯处也,即《经》所谓龙门矣。《魏土地记》曰:梁山北有龙门山,大禹所凿,通孟津河口,广八十步。岩际镌迹,遗功尚存。岸上并有庙祠,祠前有石碑三所:二碑文字紊灭,不可复识,一碑是太和中立。《竹书纪年》:晋昭公元年,河赤于龙门三里。梁惠成王四年,河水赤于龙门三日。京房《易妖占》曰:河水赤,下民恨。龙门,即今禹门口。《禹贡》有“导河积石,至于龙门”的记载。相传这里是大禹治水时开凿,故称禹门,又称龙门。这里民间传说“鲤鱼跳龙门”之处。《三秦记》中有大鱼集龙门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下者为鱼的神话记载。传说:“每岁季春有黄鲤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一岁之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代为龙。”今韩城孔庙中有鲤鱼登龙门的浮雕,即这一故事的艺术概括。梁山,今称吕梁山,又称为龙门山;为吕梁山最南端[1]。而按注文“大禹导河积石,疏决梁山”考量则梁山为横亘黄河的吕梁山西南余脉。并非局限与山西一侧,按下文“河水又南迳梁山原东”考量则注文中的梁山还当涵指陕西境内的黄龙山。△又南过汾阴县西。河水东际汾阴脽,县古城在脽侧。汉高帝六年,封周昌为侯国。《魏土地记》曰:河东郡北八十里有汾阴城,北去汾水三里。城西北隅曰脽邱,上有后土祠。《封禅书》曰:元鼎四年,始立后土祠于汾阴脽邱是也。又有万岁宫,汉宣帝神爵元年,幸万岁宫,东济大河,而神鱼舞河矣。昔赵简子沈栾激于此,曰:吾好声色,而是子致之;吾好士,六年不进一人;是长吾过而绌吾善。君子以为能谴矣。汾阴县,汾阴故城在今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南荣河镇庙前村。(,山西文物局)汾阴脽,汾阴脽故址在今万荣县庙前村西;按注文“(汾阴)城西北隅曰脽邱”,汾阴脽位于汾阴故城的西北角;是汾河入黄河处的一处土丘,可惜已为黄河所没。原来的汾阴脽高十余丈,宽两里,长四五里,背汾带河,四面环水,是一块天然的泽中方丘,传汉武帝曾于脽上得古鼎二[2]。汾阴脽被誉为中国最早的风水宝地。据史料记载,早在原始社会,这里就是轩辕黄帝扫地而祭之所。注文中的后土祠位于“汾阴脽”上。汉武帝即位后把祭祀后土列为国之大事。从元鼎至天汉元年,汉武帝曾八次巡幸汾阴脽祀后土。元鼎元年六月得宝鼎于祠旁,即兴作《宝鼎之歌》,并改年号为元鼎。明万历年间,由于黄河泛滥,汾阴脽被激流冲刷而塌陷,后土祠择地迁建。清顺治十二年(公元年)黄河泛滥,后土祠被淹,只留下门殿及秋风楼。到康熙元年(公元年)秋,黄河决口,原后土祠建筑已荡然无存。现今的后土祠位于今万荣县庙前村北的高崖上,是清同治九年荣河知县戴儒珍所迁建。后土祠现存有山门、井台、献殿、香亭、正殿、秋风楼、东西五虎配殿等,规模宏伟,构思巧妙。山门与井台组成国内罕见的“品”字戏台,对研究中国古代舞台形制提供了重要例证。万荣后土祠是全国最大的后土祠且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水又迳郃阳城东,周威烈王之十八年,魏文侯伐秦,至郑,还筑雒阴、郃阳,即此城也。故有莘邑矣,为太姒之国。《诗》云:在郃之阳,在渭之涘。又曰:缵女维莘,长子维行。谓此也。城北有瀵水,南去二水各数里。其水东迳其城内,东入于河。又于城内侧中,有瀵水,东南出城,注于河。城南又有瀵水,东流注于河,水南犹有文母庙,庙前有碑,去城一十五里,水即郃水也。县取名焉。故应劭曰:在郃水之阳也。河水又南,瀵水入焉。水出汾阴县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平地开源,濆泉上涌,大几如轮,深则不测,俗呼之为瀵魁。古人壅其流以为陂水,种稻,东西二百步,南北一百余步,与郃阳瀵水夹河。河中渚上,又有一瀵水,皆潜相通,故吕忱曰:《尔雅》,异出同流为瀵水。其水西南流历蒲坂(吴本、乾隆山西志辑要卷七引水经注均作“朔板”)西,西流注于河。郃阳城,故治在今陕西合阳县洽川镇莘里村。(《郃阳县志》县东南有莘里[3])瀵(fèn)水,上述注文涉及几处瀵水;“水出汾阴县南四十里,西去河三里”之瀵水(魁),故址在今万荣县西南南赵村(今属临猗县)[4]。“郃阳瀵水”则位于陕西合阳县东王乡的黄河之滨,在不足米的地段内,分布着王村瀵、勃池瀵、西鲤瀵、熨斗瀵和小瀵等五个泉眼。《合阳县志》说此处之泉“水口如车轮许,喷沸涌出。其深无限,名之曰瀵”。“瀵”原指由地底深处瀵泉水浇灌农作物,有明显的肥田效果,所以现在人称此处的泉为“瀵泉”。瀵泉的涌水量较大,流量也稳定,冬夏水温变化不大,泉水呈碧绿色。瀵泉是地下深部石灰岩层中的岩溶承压水,在地下流动过程中,溶入了多种常见离子和氮、钾、磷等肥料元素,用其灌溉,使农田水肥兼有,增产效果显著[5]。谢鸿喜认为注文“其水西南流历蒲坂西”是错误的,因为蒲坂今称蒲州城,在永济,与瀵泉南北相距95里,瀵泉仅三里流程,故郦氏所说朔板绝非蒲坂…..而南赵村处峨眉台地之下,黄土坡随处可见,南赵村西有坡板沿河是事实,名之朔板与蒲州西达黄河土坡称蒲坂相同[6]。河水又南迳陶城西。舜陶河滨。皇甫士安以为定陶,不在此也。然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或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舜之陶也,斯或一焉。孟津有陶河之称,盖从此始之。南对蒲津关。汲冢《竹书纪年》:魏襄王七年,秦王来见于薄坂关。四月,越王使公师隅来献乘舟始罔及舟三百、箭五百万,犀角、象齿焉。陶城,学界多认为陶城在山西省永济市张营镇黄河岸边有南陶城村。蒲津关,按注文所述,本文从谢鸿喜等所论,蒲津关即今永济县蒲州老城西二里处,已为河水所湮没[7]。蒲坂县故城,谢鸿喜援引《郡国志》等所载,认为注文所谓的蒲坂城在今永济县蒲州故城南二里处。黄河大铁牛,摄于年4月27日△又南过蒲坂县西。《地理志》曰:县故蒲也。王莽更名蒲城。应劭曰:秦始皇东巡,见有长坂,故加坂也。孟康曰:晋文公以赂秦,秦人还蒲于魏,魏人喜曰:蒲反矣,故曰蒲反也。薛瓒注《汉书》曰:《秦世家》以垣为蒲反,然则本非蒲也。皇甫谧曰:舜所都也。或言蒲坂,或言平阳,及潘者也。今城中有舜庙。魏秦州刺史治,太和迁都,罢州,置河东郡。郡多流杂,谓之徙民。民有姓刘名堕者,宿擅工酿,采挹河流,酝成芳酎,悬食同枯枝之年,排于桑落之辰,故酒得其名矣。然香醑之色,清白若滫浆焉。别调氛氲,不与佗同。蘭薰麝越,自成馨逸。方土之贡选,最佳酌矣。自王公庶友,牵拂相招者,每云:索郎有顾,思同旅语。索郎,反语为桑落也。更为籍徵之隽句,中书之英谈。舜都之蒲坂,比对相关考古资料笔者以为今蒲州镇仁和堡新石器时代遗址(采集有庙底沟二期文化及龙山文化三期类型文物,面积约32万平米[8])极有可能便是当年舜都之蒲坂。(备注:抑或如谢鸿喜等所论[9],如注文所述,陶城与蒲坂两地都曾做过舜都。)桑落酒,桑落酒因用桑落泉的泉水酿制,味道独特,是我国传统名酒之一。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南北朝时期的大文豪庾信在诗作中曾多次提到桑落酒,留下了诸如:“蒲城桑落酒,灞岸菊花香”、“蒲城桑叶落,灞岸菊花秋”等名句。宋代桑落酒曾被列入御酒。南宋文学家朱弁在《曲洧旧闻》记述:“内中供御酒,盖用蒲州酒法也。太祖微时至蒲,饮其酒而甘,喜之。即位后,令蒲州进酿酒方,至今不改。”至明代,其酒广为传颂,隆庆年间(年),冯时化曾将此酒录于《酒史》里:“桑落酒,河中桑落坊有井,每至桑落时,取其寒暄所得,以井水酿酒甚佳。是也。”可惜的是,清初桑落酒古法已佚。桑落泉,乾隆《蒲州府志.山川》:桑落泉郡城外东南五里土龟原后土祠下,旧以北魏刘(白)堕桑落酒得名。可惜今泉亦缩,无酿者[10]。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所耕处也。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南曰妫水,北曰汭水。西迳历山下,上有舜庙。周处《风土记》曰:旧说,舜葬上虞。又记云:耕于历山,而始宁、剡二县界上,舜所耕田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枥,故曰历山。余案:周处此《志》为不近情,传疑则可,证实非矣。安可假木异名,附山殊称,强引大舜,即比宁壤。更为失志记之本体,差实录之常经矣。历山妫汭言是,则安于彼乖矣。《尚书》所谓釐降二女于妫汭也。孔安国曰:居妫水之内。王肃曰:妫汭,虞地名。皇甫谧曰:纳二女于妫水之汭。马季长曰:水所入曰汭。然则汭似非水名。而今见有二水,异源同归,浑流西注入于河。历山,约今中条山五老峰一带之山岭。妫水,今称苍龙峪水,在永济市城西南21里处。汭水,今称苍龙峪水《汉唐地理书钞.尚书地记》云“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为妫水,北流者汭水[11]”河水南迳雷首山西。山临大河,北去蒲坂三十里。《尚书》所谓壶口、雷首者也。俗亦谓之尧山。山上有故城,世又曰尧城。阚骃曰:蒲坂,尧都。按《地理志》曰:县有尧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事有似而非,非而是,千载眇邈,非所详耳。雷首山,在今中条山脉西南端。尧城,比对相关文普资料,颇疑尧城即今蔡坡遗址。(,山西文物局)又南,涑水注之。水出河北县雷首山。县北与蒲坂分山,有夷、齐庙。阚骃《十三州志》曰:山一名独头山,夷、齐所隐也。山南有古冢,陵柏蔚然,攒茂邱阜,俗谓之夷、齐墓也。其水西南流,亦曰雷水。《穆天子传》曰:壬戌,天子至于雷首。犬戎胡觞天子于雷首之阿,乃献良马四六,天子使孔牙受之于雷水之干是也。昔赵盾田首山,食祁弥明翳桑之下,即于此也。涑水又西南流注于河,《春秋左传》谓之涑川者也。俗谓之阳安涧水。伯夷、叔齐墓,永济市首阳乡长旺村附近。现存二冢,各高4米,周长45米。墓之东面原有二贤庙,已毁。现存“采薇歌”、“伯夷颂”碑记两通和“伯夷叔齐庙碑”等。涑水亦曰雷水、阳安涧水,今称安家涧水,发源于山西端上阳村东。涑水流域西候度、河古遗址、伯夷、叔齐墓等,是古迹集中,考古学家十分重视的“河曲”地区[12]。关之直北,隔河有层阜,巍然独秀,孤峙河阳,世谓之风陵。戴延之所谓风塠者也。南则河滨姚氏之营,与晋对岸。风陵(塠、堆),谢鸿喜援引《蒲州府志.古迹》风后冢所载(“今永济县风陵乡焦芦里”);认为风陵位于今风陵渡乡北3里焦芦村。但爬梳相关文普资料,本文认为今风陵渡镇赵村墓葬判定为风陵较为妥切[13]。(据民国《芮城县志》载,赵村墓葬为黄帝轩辕贤相风后之墓)△又东过河北县南。县与湖县分河。蓼水出襄山蓼谷,西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永乐涧水注之。水北出于薄山,南流迳河北县故城西,故魏国也。晋献公灭魏,以封毕万。卜偃曰:魏,大名也。万后其昌乎?后乃县之。在河之北,故曰河北县也。今城南、西二面,并去大河可二十余里,北去首山一十许里,处河山之间,土地迫隘,故《魏风》著《十亩》之诗也。城内有龙泉,南流出城,又南,断而不流。永乐溪水又南,入于河。余按《中山经》,即渠潴之水也。太史公《封禅书》称华山以西,名山七,薄山其一焉。薄山,即襄山也。徐广曰:蒲坂县有襄山。《山海经》曰:蒲山之首,曰甘棘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东则渠潴之山,渠潴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如准《封禅书》,二水无西南注河之理。今诊蓼水川流所趣,与共水相扶;永乐溪水导源注于河,又与渠潴势合。蒲山统目总称,亦与襄山不殊。故扬雄《河东赋》曰:河灵玃踢,掌华蹈襄。注云:襄山在潼关北十余里。以是推之,知襄山在蒲坂,溪水即渠潴之水也。河北县故城,谢鸿喜援引《太平寰宇记》等典籍资料认为即今龙泉村(永乐宫所迁建处)[14]。(《元和郡县志》芮城县:故魏城,在芮城县北五里。《太平寰宇记》芮城县:魏城郡,汉河北县。)而按注文“河北县故城西,故魏国也”亦即此意,比对山西文物地图集,河北县当即今古魏城遗址。(古魏城遗址规模庞大,平面略呈方形,边长约米,夯土厚约0.06-0.08米[15])蓼水,谢鸿喜认为今胡营村在芮城县西42里处,有小河南流如黄河者,当为故蓼水;永乐涧水(渠潴之水):今称葡萄涧,在今芮城西18里处;龙泉,今仍称龙泉,位于龙泉村,是古魏都城中的泉水[16]。共水,《山海经》所载之共水,至今其名称已有多年的历史;今称浢水涧,在芮城县东45里与平陆交界处。其水有三源,西源名浢水涧,东源在平陆交界境,今称南候涧。三源于下游前沟村西汇流,南行10里入黄河。蒲山,当是中条山早期的统称,不能把它看出是中条山某处山名。《水经注》共水在河北县西河和今浢水涧不称浢水而称共水,而恭水不称共水而称浢水,今恭水与浢水应互换名称[17]。据传说上古之时,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受到重重阻隔,无法顺利入海;四处泛滥成灾,黎民百姓苦不堪言;结果惊动了上天;于是玉皇大帝便命巨灵神下凡搬走群山,疏通河道,拯救万民。注文援引扬雄《河东赋》曰:河灵玃(jué古书中的一种大猴子)踢,掌华蹈襄。描述的便是巨灵神像猴子一样乱串乱踢,以疏通河水的神话情形;掌劈华山(力劈华山之招数可能亦源于此),脚踹襄山。(华即华山,襄即襄山,为中条山西端一处山名。)河水自河北城南,东迳芮城。二城之中,有段干木冢。干木,晋之贤人也。魏文侯过其门,轼其庐,所谓德尊万古,芳越来今矣。汲冢《竹书纪年》曰:晋武公元年,尚一军。芮人乘京,荀人、董伯皆叛。匪直大荔故芮也,此亦有焉。《纪年》又云:晋武公七年,芮伯万之母芮姜逐万,万出奔魏。八年,周师、虢师围魏,取芮伯万而东之。九年,戎人逆芮伯万于郏。斯城亦或伯万之故疆也。芮城,古称芮伯城,故址在今芮城县西20里郑村。段干木冢,谢鸿喜援引《嘉庆重修一统志》解州:段干木墓在芮城县东北十五里,唐贞观十五年禁樵采。又县西北18里上段村亦有段干木墓,方志以为段干木故里。谢氏认为段干木冢在今芮城县西北10里张村;但山西文物局却采纳了清代光绪《山西通志》所载“段干木墓在芮城县东北”的说法判定即今古魏镇涧西村墓葬。不过按涧西墓葬现存元泰定三年(年)“重修段干木祠堂碑”推析本文姑从山西文物局所论。(,山西文物局)[1]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8月,第18页。[2]《水经.汾水注》:水南有长阜,背汾带河,阜长四五里,广二里馀,高十丈。汾水历其阴,西入河,《汉书》谓之汾阴脽,应劭曰:脽,丘类也。汾阴男子公孙祥望气,宝物之精上见,祥言之于武帝,武帝于水获宝鼎焉,迁于甘泉宫,改其年曰元鼎,即此处也。[3]杨守敬、熊会贞:《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年,第页[4]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8月,第21页。[5]《中华文化与水》:中华泉文化;陕西省水利厅网站。[6]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8月,第21页。[7]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8月,第23页。[8]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下),中国地图出版社,年,第页[9]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8月,第24页。[10]引自李肇《国史补》[11]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8月,第26页。[12]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8月,第30页。[13]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下),中国地图出版社,年,第页[14]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8月,第30页。[15]山西文物局:《中国文物地图集.山西卷》(下),中国地图出版社,年,第页[16]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8月,第31页。[17]谢鸿喜:《水经注山西资料辑释》,山西人民出版社,年8月,第31页。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604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