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将成为“十四五”里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在“十四五”乃至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中国要构建起什么样的旅游发展新格局?在山西省芮城县全域旅游专家智库成立仪式暨创新发展论坛上,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张辉作了《新阶段中国旅游发展新格局》的主题演讲,围绕新阶段中国旅游发展新格局,以世界的眼光、深厚的学识和丰富的案例,为芮城旅游的发展答疑解惑,为芮城发展全域旅游坚定信心和决心。 他认为,在“十四五”乃至未来一段时间,中国旅游要发生一次有力度、有影响力、有颠覆性的革命。通过这场革命将形成新市场、新产业、新空间、新管理、新方式等一系列脱胎换骨的变化。 需求侧改革,加速形成中国旅游发展新市场 从规模上,中国旅游进入了大众的旅游时代,疫情之前,国内旅游有60亿人次,出境旅游有1.5亿人次。但真正的大众化旅游,不是只有这一个衡量标准,还需要考虑旅游形态的元素。就像刚刚过去的“五一”黄金周,旅游市场在疫情的压力下被释放,形成景区、景点的观光旅游路径,这显然对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对社会经济的拉动没有一定的作用,所以在新的发展阶段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必须面对大众旅游需求规模形成大众旅游形态,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在于必须要在需求侧上加大力度进行改革。 “我们都在说中国旅游已经由观光旅游进入到了度假、休闲旅游时代,但真正的度假休闲时代很大程度受到了制度上的障碍。如果说度假旅游最好的旅游方式是房车旅游,那么除了有露营地、度假酒店等度假设施以外,还要靠自行式房车和托管式房车来支撑这种旅游形态,但由于公安部门制度上的设定,使得这种方式的体验很难。例如,在车辆管理上有小轿车和大客车之分,没有中间房车的概念。旅游者若使用C本,房车的长度不能超过6米,完全不足以支撑一家人的休闲度假;以及由于教育制度的种种限制,研学旅游不可能大规模的发展;其余还有低空飞行、露营地建设等问题。” 张辉表示,这些问题中央部门已经有所注意,所以在未来的两三年,为了解决国内的双循环问题,相关部门必然会在需求侧方面进行制度的改革,同时这也是大众化旅游下一步发展千载难逢的机遇。尤其疫情的来袭,更加速推动了这一进程,到那时,中国旅游发展的新市场将会形成,度假旅游、休闲旅游、研学旅游、自驾旅游等也将有一定政策的依据。 转变旅游功能,加速形成中国旅游发展新方式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旅游发展一直聚焦于生活方式,张辉分析,芮城的全域旅游也是如此。但无论打造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把旅游限定在一种生活方式的概念中,并进而思考产业布局、空间布局、产品形态等。“从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世界旅游发展史中走过来可以清楚看到,在任何地方,旅游都不仅仅是一个生活方式,也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成长方式,而从生活方式向学习方式、成长方式的转变,其实也是旅游从经济功能向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的转变,这是一个国家旅游发展的重要标志。”张辉认为,“十四五”期间,通过文化和旅游的深入融合,打造有文化目的的旅游奇迹将成为各地的重要任务。 县域旅游体系的建成与发展,将是中国旅游空间的新基点 在中国旅游发展中,旅游基本上是以大城市为核心,从80年代开始,依托北京、西安、上海、桂林、广州来推进入境旅游的成长,国内旅游发展起来以后也是依托于大的中心城市来奠定国内旅游发展的基点。 “现在,随着度假旅游、休闲旅游等各种旅游形态的进一步深入,县域旅游体系的建成、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将是中国旅游空间很重要的基点,而通过政策设计和制度设计来推动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将是‘十四五’里一个很重要的议题。”张辉分析。 思考三维布局,构建中国旅游发展的新体系 “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构建中国旅游发展的新体系。构建新的空间体系,就国务院的旅游发展规划来讲,是高铁“八横八纵”和“国家文化公园”两个骨架构建起中国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在这样一个新格局中,芮城需要思考,如何在大的空间体系中构建芮城的旅游发展格局?是否延续常态旅游开发的思路,打造成人们可以停留的旅游目的地?例如,郑西高铁开通,为河南洛阳的旅游带来足够的客源,但高铁开通以后洛阳还是以景区发展为中心,而陕西西安打造休闲城市、度假城市,河南郑州打造休闲城市,7年的数据显示,高铁开通最终成全的是郑州和西安。芮城不能这样。构建新的管理体系,如何使行业管理、部门管理走向社会管理?随着旅游无边界的发展,随着旅游消费的进一步扩大化,旅游将不仅是一个部门、一个行业的事情,而可能是全社会的问题,所以芮城只有形成新的旅游管理体系,才能构建一个效率、便利的服务体系。构建新的旅游产业发展体系。进入到新时代以后,新的旅游要素都开始独立化发展,例如,10年前“住”的要素已经开始独立化,随着度假旅游出现,形成了精品酒店、主题酒店、露营地、民宿等居住形态。前5年娱乐要素也开始独立化,以文化演艺、沉浸式演绎、音乐节为核心形成了重要吸引力,围绕“娱”的要素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配置。这几年“行”的要素也开始独立化,以露营地、汽车俱乐部等形式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购”的要素在疫情以后也开始独立化,海南目前的旅游发展主要靠免税概念。人们原来考虑将“食住行游购娱”通过旅行社的组合变成一个系列的产品和系列的旅游线路,现在要深入研究“食住行游购娱”在面对不同旅游形态时要形成什么样的产业力量和产业体系。 张辉表示,全域旅游不是思考每年接待多少人,而是思考借助旅游对整个社会经济的拉动力,对整个产业的穿透力,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所以他提出,芮城在全域发展旅游中一定要思考的问题,是“+旅游”还是“旅游+”。全域旅游的核心问题是要借助旅游的发展来全面带动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面对中国的旅游需求,面对每年60多亿的旅游者,如何借助旅游的消费领域来扩大当地的社会经济知名度、如何借助旅游消费来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何通过全域旅游发展将三产比例提升至70%。 一号公路的建设,全面解决了沿路乡村的脱贫和致富,并通过发展旅游全面带动乡村的振兴和整个农民的致富、通过全域旅游发展全面提升城市的品味,使得城镇化发展达到一个高度。而芮城必须找出全域旅游示范点,在全国都具有示范意义、样板意义。张辉认为,全域旅游的标准有很多,核心即是创新,就芮城来讲,全面实现全域旅游示范,必须要勇于创新,借助于全域旅游,给芮城一个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文化发展的心声。 (图片来源芮城县文化和旅游局) 责编:杨晓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4768.html |